人们都知道,去看中医,问了情况把了脉,医生总是免不了要让你伸个舌头来看看,难道,舌头上还有关于身体的讯息吗?当然,你的舌头上能够反映你的身体的正邪情况有经验的医生单是看舌头就知道你的病。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均通过经络或脏相与舌相连。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从脏腑来讲,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舌苔由胃气所化生。所以脏腑病变,可在舌质和舌苔上反映出来,通过观察舌头的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来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正常的舌头应该是“淡红舌,薄白苔”。现在很多人通过网络等渠道知道了舌苔可以判断身体情况,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认为舌头上有了舌苔就是湿的表现,殊不知,正常人就必须是有一层薄薄的舌苔,若是少苔或无苔,轻则阴虚,重则不治。因为从生理角度来讲,舌苔是人体胃气所化生,而胃气是人生之根本,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从病理角度来讲,舌体反应的是身体的情况,舌苔反应的是邪气的情况。

正常的舌象是“淡红舌,薄白苔”,那么,不正常的就是舌体红、紫暗、舌尖红,舌苔白厚、白腻、薄黄、黄厚等等,这些都能反映舌体的不同状况。

1、舌体

舌体红:舌体红,尤其是还有红色的点点的时候,一般是有热,尤其当舌红加上唇红、小便黄、大便硬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应该考虑小朋友有热气的表现,至于这个热是哪里来的,可能是吃了热气的东西,可能是东西吃多了,食积化热,也可能是感受外邪入里化热。那么这个时候的舌苔如果是黄色的,不管薄厚,一般都是有里热,尤其是胃热,如果舌苔厚,那就还有湿。这个时候,小孩如果没有太大的不舒服,可以给予七星茶、健儿清解液等中成药进行处理。如果没有好转,或者小孩出现咽痛、发热、腹痛、便秘等情况,则要尽快就诊,医生根据小朋友的情况开药。如果舌苔还是白的,那么说明邪热还不明显,只是孩子本身体质偏热,或者是疾病初起,尚未传变,那么这个时候就不用立刻使用太过清热的药物,让小孩子多喝白开水,多排尿,也是一种方法。但是要注意是,多喝的是白开水,饮料或者汤品都是没有作用反而会不好的。若是担心白开水不够力,可以煮点竹蔗芦根水,或者马蹄红萝卜水。

舌尖红:舌尖红的定位比较明确,就是心火旺,心火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小孩子本身吃了热气东西,食积,都有可能出现,另外一种情况是家长比较容易忽略的,就是小孩子心情不好,烦躁。都可能出现心火旺的情况,一般小孩子会出现,夜卧不安,烦躁,苦恼等,可以用灯芯草3扎或者竹叶心3克煮水服以清心火。

舌紫暗:舌体紫暗情况就会严重一些,一般是高热,严重血瘀,或者血液疾病,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应该尽快就诊。

2、舌苔

舌苔整体上来讲是反应了邪气情况,黄苔是热,白苔是寒,滑苔是水,腻苔是湿,但是其中又分各种不同的情况。小朋友最常见的就是薄白苔、黄腻苔、白滑苔。

薄白苔:一般来说,表证的时候,邪气还未内传入里,所以,舌苔还没来得及改变,所以依然是薄白苔。如果是风寒犯表,有手足偏凉,鼻塞流涕等轻微的感冒症状,可以及时给予姜葱水或者正柴胡颗粒等截断疾病的发展。如果是风热犯表,则可以用桑叶菊花香菜煮水。

黄腻苔:黄腻苔则是湿热的表现,一般伴有小便黄短,大便干结或溏臭,则是脾胃湿热,可服小儿七星茶,或者葛根芩连颗粒。若有口臭,腹胀等不适,尤其是有饮食不节的,则可以考虑食积,可以给予大山楂丸、保和丸等消导的药物。若经过初步处理不能缓解,则要及时就诊。

白滑苔:白滑苔一般主寒湿,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加之阳气不足,无以蒸腾水汽。这样的情况一般伴有小孩子少气懒言,消化不良,四肢不温等,可以给予藿香正气丸加附子理中丸进行缓解,若情况严重,仍需要及时就诊。

3、地图舌

还有一种情况是比较常见的,就是地图舌,很多父母看见小朋友的舌苔斑驳无规律,非常焦虑,试过各种办法都不行,最后没有办法只能来看医生。其实,小孩子出现地图舌,如果精神、活力、饮食各方面都正常,就可以不管的,是正常的,正是小孩子形气未充的表现,一般过几年小孩子脏腑发育慢慢成熟也就慢慢好了。

李医生小贴士

最后,要强调的是,对于小孩子来说,尤其是幼童,各方面器官正在发育,中医认为,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尤其是胃气不充,因此,有些小朋友的舌苔变化一般不大,或者变化不及时,对于临床的参考意义不大,一定要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尤其是结合医生的经验进行判断更为重要。在中医的诊断中,常常会出现“舍证从脉”,或者“舍脉从证”的情况,也就是说,不过舌象或是脉相都不是百分百正确的,都是要四诊合参的,不能根据一个情况就下定论。但是读懂变化的舌苔,让它告诉你宝宝的身体变化情况确是必要的。并且在发现宝宝的舌苔异常后,若情况严重,父母一定要记得带着宝宝及时就医。

——————————————————————————————

本站所转载原创文章内容来源于“趣儿养母婴”微信平台,作者:儿科中医、李姝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